/ Read

读《乡土中国》

有段时间没读书了,趁晚上闲暇之余,便打开了这本盛名已久的《乡土中国》。

至于为何选择这本书,作为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又喜欢在土里打滚的“野孩子”,那自然是对“乡土”这两个字有种天然的感情和兴趣。

这本书出版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通过中西方对比,深度剖析了当时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征。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是生活安定,靠泥土谋生的人不能经常移动。人在一个地方出生,就要在这个地方生长下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直至死去。

在乡土社会中,一个村就是一个社群,社群内的人们互帮互助,信奉孔孟之礼,并通过礼治来管理群体,讨厌一切具有冲突和不确定的因素。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现代的每个人往前推三代基本都经历过乡土社会。所以即便现在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扎根于骨髓的乡土文化到现在为止仍然影响着如今的人们。

可能每个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都想过自己的最后归宿,那就是回农村老家。落叶归根,这是一种乡土情结,也是一种执念。

继续阅读 >>

读《最后的告别》

你害怕死亡吗?你害怕讨论死亡吗?

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就如同书名所述的那样,是关于人类衰老死亡的常识。作者通过不同的医学案例,展示了人们在因为疾病或衰老而走向生命的终点时,应当如何正确的照顾临终老人,以及现代医学科学在救治过程中仍旧面临的诸多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难逃一死,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慢慢消失,就像一朵慢慢枯萎的花,这是生物生长的客观规律。而得益于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这个过程开始变得漫长,使可能戛然而止的生命变得缓慢衰老。

但如果生命已经接近尾声,还是一味地救治反而是对病人的一种折磨和伤害。

对很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而言,他们害怕的不是死亡,反而是因为衰老而带来失智和失能。他们丧失了自己生活的主动权,他们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自己的“家”。

所以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拥有自由生活的权利,完整且自由的走到生命的终点,这就是现代医疗应该前进的方向所在。不以治疗为目的,而是帮助病人减少痛苦,在最大范围内保护病人的权利。在亲人的陪伴下,在善终医护人员的调理下,体面安宁的死去。

回到开头的那两个问题。我害怕死亡,但是不怕讨论死亡。

我想我比较幸运,从有清醒的认知到现在以来,好像都没经历过身边至亲之人人的离去。

只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突发心脏病死在了我的面前,然后就是姑姑的喝药自杀。这两件事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过去二十多年,脑海里爷爷和姑姑的模样也只是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

虽然读书的时候也有过一些表奶奶和表爷爷去世,但他们去世的时候也没人通知我,是我回家之后才知道他们已经过世了。

身边的朋友也都身体健康,健健康康的活着。

所以我感觉死亡离我很远。

所以我也感觉我不害怕死亡。死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眼睛一闭嗝屁了呗。

以前也有朋友问我:“如果你身患重病,你是选择好死还是赖活?”

“那就死了算了,患重病活着多难受。”

她好像很惊讶。我倒觉得没啥,毕竟好死不如赖活嘛。

直到三年疫情之后,我开始有点害怕了。

自从放开之后,我阳了大概四次,每次都是高烧将近40°,每次都感觉他妈的快要死了。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大大小小的毛病。我感觉再也不是曾经那个拥有金刚不坏之身的自己了。

我对此很无奈,感觉没什么办法。我还是独居,也想过要是晚上突然犯点啥毛病没醒过来可怎么办,那等人发现我的时候估计已经是臭了吧。我平时还喜欢裸睡,那他妈的被发现的时候也太不体面了。

我他妈的还这么年轻,家里的人都还好好的,我怎么能出事呢。

我他妈的还这么年轻,还没闯出一番事业,还没有结婚生子,怎么能就这么没了呢。

我害怕死亡了。

今年春节退掉了去拉萨的车票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害怕自己一个人死在那,现在晚上不在大马路上骑行就是害怕晚上的意外。

我现在很珍惜我的这条狗命。

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的转变,我现在很爱惜自己。我不想面对死亡,也无法做到坦然面对,我特么的怎么坦然面对,我才二十多岁。

好吧,我大概是因为生气自己身体上的这种改变,情绪有点激动了。

我害怕自己的死亡,同样也很害怕亲人的离别。现在每次看着父母奶奶头上增添的白发,就感觉他们好像又与我走远了一步。所谓父女母子亲人一场,终究有一别,只是这一别的到来不知会是什么时候。

我也不想去想这件事,我只知道当下很美好,我要趁现在好好珍惜彼此。

其实一开始看了这本书的简介描述是关于死亡,我就有点纠结要不要继续看下去了。一是我对死亡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人会死的简单阶段,二是觉得这个话题太沉重了,我有点不愿意去面对。

后来翻了翻这本书的书评,从中看到了很多书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以及对死亡的感悟,我很感动。其中就有一位70岁左右的奶奶分享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她讲述了一些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了自己的朋友相继离去。她认为这本书不适用于中国目前这个时代,她想要有一本有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营养保健,比如卫生常识,比如自我测评。这本书可以帮助中国的老年人应对她们老年的各个阶段。

好像是这样,我们中国似乎很忌讳谈论这个话题,认为很不吉利,更是没有相关的死亡教育。年轻人认识不到生命的重要性,垂暮之人又不知该怎样应对生命的逝去。

唉……

下面就是这位70岁左右奶奶写的关于此书的看法和评论:

@水云间  2022年3月

作为一个50后的读者,真心的不向同龄人推荐这本书。

从每个章节后面的评论来看,读者都不是老年人。所以我站在一个半老人的角度对这本书提出我的看法。

我这个年龄的人大部分在过去的十年中,或者更早一点送走了自己的父母。而我们自己已经七十在望。

这本书使我绝望,使我恐惧。我看这本书是希望找到“我们应该度过老年,衰老是进行性的,在初老时、尚可自理时、失能时这几个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我们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孩子怎样应对我们的这三个阶段”。我不想听空泛的大道理,我想得到一些启示,或者一些具体的建议。

可是,没有。只有一片血雨腥风,只有失望和悲凉。

应对老年社会的到来,书中更多的是政府和社会机构层面应对。这对我没有意义,我只想知道我应该怎样做。

作者是印裔美国人,在他笔下美国的失能老人的状况同样是一片血雨腥风。他的讲了很多温情的故事,讲这些故事有什么意思呢?没有!家人的爱,家人的精疲力竭,社会机构的不如意和推动养老机构人性化的努力,作者用了很多的篇幅。

我想知道,60岁的人应该为70岁时做些什么;七十岁的人应该为八十岁这些什么;在没有失能的时候为半失能和失能做些什么准备;我们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应该怎样完善自己的人生,我们应该给孩子交代一些什么,我们可以为孩子留下一些什么。

然后,我们会失能。我们要在没有失能的时候交代清楚,当我们失能的时候选择怎样的医疗救治或者是安静的离去。孩子是执行者,我们要体谅他们,爱他们,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

我到过大山里的乡村养老院,看到人性的复杂,老人并不都是慈爱的,是是非非很多,甚至打架,告密,偷东西,这是事实。

我自己的家在大城市的 市井中,20米外是一家老年公寓,私人承包的。形形色色的老人,他们喜欢占小便宜、他们嫉妒、他们色心不死、他们无理取闹。一位阿庆嫂式的老板娘深谙人性,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治得他们服服帖帖。

我还看过几家高端养老院,鸟语花香,四时如春 ,封闭管理,有棋牌室、卡拉OK、电影室、图书室,服务员温言软语。可是,那种任你无法吹毛求疵的服务态度是彬彬有礼的拒人于千里之外。

对于我们来说,没有钱去住高档养老院,对于普通养老院都难以承受。

所以这本书写的不是我所在的世界,那些故事中的人也没有我身边人的影子。

只有一点相通,那就是你的老年血雨腥风。

这本书使人绝望。

我希望有一位中国的作者,为我们写一本书,给我们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营养保健,比如卫生常识,比如自我测评,等等等等。以帮助我们怎样应对老年的各个阶段。

前几日和一位朋友见面,我告诉她也许我今年会搬家。她马上说,你的新居在装修前带我去看一看,你知道吗?你的装修要为你的老年生活配套,我要给你一些建议比如卫生间应该注意什么,厨房应该注意什么。

多么好的朋友,提醒了我,给我最有价值的建议。

另外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正在断舍离,把自己的人生精简。

我们的父母是老一辈人,我们是新一辈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们应该超越父辈,理性的对待晚年。 

在民间对一个老人谈这个话题是普遍不为接受的。我有一个朋友,他有两道婚姻。但是他后来的女儿不知情,有一次我问他孩子知道她还有一个姐姐吗?他说没有告诉他。我对这位朋友说,我们年纪都进入了风险不确定的时期,与其她将来从其他地方听到这件事,不如你告诉她。他默不作声,我也就不再说了。

如果哪一天倒下,许多事情都没有交代,这会造成很多的误解,也许成了仇敌。父母处理好了,孩子们以后是亲人。

我想起八十年代办公室里发生的一件事。我们是设备管理部门,车间的设备员经常来办事,大家彼此之间很熟悉,通常办完事情之后就会聊聊天。那天刘工(一位女工程师)说到她家里有一点小金砖,这些年安全的保存了下来。她给两个孩子做了财产分割,一个孩子大学毕业,一个在读,她也不过50岁左右。这不是离死还远的很吗?

办公室的安静了,大家都不喜欢这个话题。可是我很佩服她。她说如果我不分配,孩子以后会不和,如果孩子认为我分配的不公平,他们不过是怨我。真是一个明智的女人。

三十年过去,这个单位烟消云散,厂房和宿舍区全部拆迁开发房地产。

这样几乎每个家庭都面临如何分配拆迁款,而老职工都进入了耄耋之年。

许多家庭矛盾重重,有甚者兄弟之间反目成仇。都说现在人心不古,其实至少有一部分是昏庸的老家长处理问题不得当造成的。

可是,他们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啊!他们喜欢把问题藏着掖着,甚至客观上挑拨了子女之间的是非。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是我们步入老年必需处理的事情,老人们应该得到指点,应该有必要的法律知识。

这都是老年人的责任,可是得不到来自任何方面的指导。非常遗憾!

 

我们进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时间并不长。我们还没有学会在这样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家庭结构中的养老模式应该是怎样的。

我的祖母是19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她生了很多的孩子,最后成人的七个。她的晚年和最小的三个生活在上海,她是旧时的女性,一生任劳任怨,我评她为“三从四德”的模范践行者。七十三岁那一年的那一天,午饭时间,一大家人围着大木桌吃饭。她忽然说我有点累,就伏在桌上休息了一会儿,抬起头说,那两个孩子来接我了,一个红衣一个绿衣,他们跨过门槛了,我要和他们去了。

这是上海的家,没有门槛。她在北方住了大半生,那是有门槛的四合院。是不是她的魂魄已经回到了故地?她再低下头来便去了那个世界。这样的善终真的是太少了。

我的母亲生了我们兄妹三个。我们生活在厂区,母亲住在父亲生前福利分房的宿舍里。母亲和祖母受的教育不一样,她有文化有工作,虽然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成为家庭妇女,但这和祖母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老来她独居,儿子就在隔壁,但是她独自生活。

时代的更替…

 

我母亲的例子是现代人面临的老年问题的先行版。

我母亲是上海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众多的孩子之一。我的外公早年从无锡来到上海,这是一个新旧参半的家庭,男人支撑着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女人主持家庭内务,安静、贤惠、勤俭、善良,外婆的生活空间就是家庭,没有社会空间,女人出去工作和经济自立是民国以来的新思想。无锡是一个有新气象的城市,新的风尚在这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提到提倡。我的外婆比外公年轻很多,是第三个妻子,前两个妻子我不了解,总之外公娶外婆时,外婆是唯一的妻子。外婆是62年去世的,73岁,肝部的问题,死在医院里。外公去世后她和小女儿一起生活,这是一位慈祥安宁的老人,不多话不多事,她没有遇到社会普遍的婆媳困境。旧时的女子没有自我,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们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怨气冲天。因为传统文化对她们的定位压抑了她们的自我意识,而传统家庭结构已经上千年了,在富饶文明的江南,她们得以善终。

过去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新的时代呼啸而来,拿过去的孝道来套今天的生活那真是缘木求鱼。

我的母亲在民国是小学教师,外公给她的几个小女儿的定位就是“小学教师”。看看,这是那个时代的新思想吧!女性也要接受教育,女性也要走出家门工作,女性也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

我母亲在58年后因为某些原因回归家庭,成为家庭妇女。她成为了一个新旧参半的家庭主妇,这是无奈的事情。无论如何她的自我意识是觉醒的然后被埋葬。83年父亲去世,母亲独立生活,这就是她和她母亲的不同。

她这个新旧参半的人对于极速变化的社会是不理解的。对我这一代人是颇有微词的。

举一个例子,母亲说我是搞不懂了,现在人都是自由恋爱应该很中意的,我们这些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婚姻哪有像你们这样整天吵架的。

母亲的那个单元几对我这个年龄的夫妻大声哇啦哇啦的吵架,我觉得很正常啊!母亲觉得世道变了。楼上夫妻吵架,男的夺门而出,女的推开窗户探出头追骂。母亲听着直摇头。

社会的变化渗透方方面面,一点点的积累,我在这浸润中成年,我的哥哥们在这浸润中成年。我们习以为常的方方面面,母亲看了不顺眼。

她早就知道两代人在无数的生活细节中是冲突的。到今天我也进入老年的行列,我发现母亲是我们这一代许多女性面临的困境的先行版。

受过教育,职业女性,自我意识,这样的女性不愿意和儿女纠缠不清,没有是非对错,不必上升到道德层面。

 

1988年,母亲摔了一跤,母亲大腿骨折,她卧床期间是我在照顾,我每天做厂里接送职工的班车上班。母亲是一个很要强自尊的人,她只接受我的照顾。我哥哥没有孩子,在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哥嫂下班后到父母的家里吃饭,母亲不和他们热络,但也不会有任何指责。父亲去世后母亲宣布各自独立开伙,她不在提供晚饭。这样过了五年的时候母亲摔骨折了,她是一个非常克制的人,最开始的十天我住在她那里,白天上班,中午可以回家给她做简单的午饭,晚上下班回家陪伴她。母亲很克制喝水和进食,她安安静静的没有任何要求。十天左右她让我回自己的家,早上去她那里看一看,午休时间去她那里给做午饭,下午下班后可以去可以不去。每天上午我离开后她就试着穿衣起来,下午我去上班她就开始脱衣上床,拖着那条残腿。那是冬天,当年还是那些厚重的棉衣棉裤和毛线衣。她说我就把这当做上班,上午穿下午脱,又打发了时间又练习了自理。她不到一个月就生活自理了,我给她买菜做一餐饭,有时候隔壁邻居去买菜时就敲敲母亲的门,给她带一点菜。母亲拖着腿拄着拐慢慢的去开门。

但是母亲再也恢复不到以前,无论她怎样要强都恢复不到以前,出门太艰难了,她出过一次门,我们住在二楼,以前没有电梯,这二楼的上下就好比登天了。

到了夏天,外面的蓝天白云,市场的喧闹,路上急急慌慌的上班人永远的远离了她。她的活动空间只有一间房。

七月的一天,她去了那一个世界,她说过她的亲人在那一个世界,她不怕死。她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很多年很多年我都想起她最后的面容,和她放在书桌上的遗嘱,她穿的干干净净躺在床上去了那一个世界。

长江边有一个城市叫“安庆”,母亲有一年回上海船过安庆,有一个旅客找到船上负责人说他要把他母亲的骨灰沉到江中,不是炸弹他也不是特务,那只是他母亲的骨灰。母亲很感动,说我死了以后也这样。

母亲出生在1918,在上海上的新学堂,高中毕业。她比我们很多50后开明,中国传统家庭的隐忍含蓄潜移默化了她的性格,新式学校的教育培养了她。这个历史夹缝中的一代人和我们是不同的。

她是从传统社会脱离出来的人,她的昨天很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

我婆家就决然不同了,那是宗族文化极强的地方,祠堂、族谱、家族化。我婆家的哥嫂是任然在享受着传统社会下老人的尊荣,(尊敬更恰当)……

 

我公公的家族是江西鄱阳湖边的半农半鱼的乡人。公公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汉口谋生,上世纪50年代末去世,大约是中风,倒下就完了。50多岁。婆婆60年代去世,肝病,前期熬着,到进医院就十来天去世了。他们都没有活到养老的年龄。

江西有一些地方是地地道道的乡土中国,家谱,祠堂,宗族观念浓厚。我乡下的几位族哥年纪都在80前后,他们住乡下的房子,小辈都走出了农村,或者农民工、或者小生意、或者开的士,也有成为老板的,也有成为工程项目经理的。他们或者在城市全款买房,或者按揭买房,成为了新一代市民。他们的农村老屋离他们谋生落脚的城市20公里左右。

每到周末他们都会回乡下父母身边,一个锅里吃饭。在乡下他们这样的情况其实也不多了。一是需要经济实力,而是要有家庭地位,三是要舍得出钱出力的一位当家人才有可能把大家聚在一起。我们大族哥家这些条件齐全,大侄子是长房长子也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大侄媳是少有的极厚道人。这样这个家庭保留着传统的规矩。大族哥80了,身体尚可,但是走路只能脚掌在地上磨着前行,他闲不住,有时拿一把锄去地里刨刨,有时拿一张网去水渠捞鱼。村子虽然荒芜,但是多少还有些老人,看见他有危险举动乡亲就会阻止。大嫂身体很好,每日劳作,一日不肯闲。我曾接她来我这里想带她看看汉口,她对城市毫无兴趣,看到郊外的农田眼睛放光,我便随了她。她摘一杆稻穗用手指捻着看,估计着产量,掂量着品质。我有时想难道她没有老年病?关节不疼?我想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我们喜欢嚷嚷,而她一生艰难的过来,这些也许是真的不在意吧?

前年十一回乡下参加他们的长房长子家的长孙的婚礼,酒桌上几位族哥谈到了他们都80了,来日无多,不定哪天就没有了。“可以了一辈子可以了”

这几位族哥不管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但是他们都表现出对死亡的平静态度。但是,这只是代表了他们听天由命安分守己的传统思想。

走出乡村的城市人在这个问题上要纠结的多。

 

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老年保健品推销套路无所不用极其。有几个人敢拍着胸脯说没有被诱惑过?各种各样被包装在科技进步的光环里,这微量元素那微量元素,各种各样的医学名词,有西方的有咱们中国老祖宗的,很简单的手段就可以把相当多的老人的钱包拿过来,只要有钱就要买保健品,可怜的老人们。今天的生活是他们一辈子最好的生活,吃的是他们一辈子吃到的最丰富的食物,冬有棉夏有单,个个都穿的体面,他们谁不想长生不老呢?因为这样想,所以他们怕,因为他们怕,所以骗子有市场。

可是,最后该来的还是来了。

过去,人如草芥,没有自我意思,没有自主的空间。而今天每一个人都非常自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精神状态最大的变化。人人都想为自己活一把,大妈现象就是其中之一。传统中国的“孝”文化是农耕时代的产物。今天时代变了,包括家庭结构变了,生活方式变了,生存需要变了,自我定位变了,等等。

过去是回不去的。不值得回去,也没有人愿意回去。而我们面临这些却不知如何应对。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祭起“孝”的大旗。这真是一个难堪的话题,没有人敢非议。

老龄化社会已经来到,尚未达到高峰。

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衰老和死亡,没有人告诉我们老年病的医学常识,没有人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学问题,没有人普及老年人健康、营养、运动方面的常识、没有人关注老年人和晚辈的沟通和相处问题、更不用说数字化时代处处为难老人和抛弃老人了……

解决所有的问题都是简单粗暴的,子女“孝”和老年人“与时俱进”,你为什么不“孝”?你为什么不“与时俱进”?

 

老来还有一件令人心中惶惶的事,那就是眼看着亲人、朋友、熟人的离去。特别是那个活的最久的人,最后的十几年曾经的同龄人都一个个离去了,兔死狐悲哪有不伤感的?身体健康日益衰败,自己都嫌弃自己了……所以我一定不要强求的生命,那没有灵魂。灵魂飘飘悠悠去了冥界,肉身躺在阳间的床上。连阎王爷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奈何桥上的孟婆也无力应对。所以我要安天命,灵肉合一不可分离,当去则去…………不过我要立下遗属,万万不可让孩子为难。孩子孝敬我的钱,我也不客气,这样以后好想一点。

我毕竟是中国人,我需要看一本中国人写的书,教教我怎样对待晚年,怎样人间谢幕,可是没有,多么遗憾!

 

2023年4月

昨天参加了一场葬礼。

是我妯娌嫂子的葬礼。

我们瞻仰了她最后的遗容,鞠躬、告别……

我们送她去陵园安葬。

我们鞠躬,上香,为她烧纸钱……

陵园里安安静静,我们把她留在了那里……

那里好远啊!

我们回到她曾经的家里……

我们去酒店吃这葬礼的最后一餐,豪华的大酒店,白头的哥哥来敬酒,侄子来敬酒……

曲终人散,在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的流泪,为嫂子为自己……

我们初识的时候已经时隔四十年了

时间带走了青春,最终带走每一个生命,就像每一片树叶终将凋零回归泥土。

 

2023年12月

距离我写下上面的文字又过去了一年半,这一年半发生了很多的事,步入老年,身边的朋友慢慢的凋零。我是56年生人,还有两年我就70岁了。今天我看到一个采访费翔的视频,主持人问费翔希望回到年轻时期吗?费翔说,不,我很满意现在的阶段,因为我珍惜我的人生经历,珍惜我获得的一切(大意如此。)我要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年轻的时候奔波忙碌,像一只拉磨的驴,没有时间思考,没有精力思考,被社会大潮退来搡去踉踉跄跄。等到我结束了打工生活,进入到我的初老阶段,每个月都有社保工资到账,虽然不高,但是那种安全感带给我幸福。我看到看我评论的都是年轻人,你们愿意看这样的书,愿意看我的书评,愿意提出自己的看法,也愿意听听我的回答,我很感动。

十几年的光阴刷刷的就溜走了,有年轻的朋友想听听我对现在年轻人不婚不孕的看法,其实我也迷茫,因为这个社会我看不懂了。

中国近代安定的时期并不多,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选择不婚不孕呢?我只觉得悲哀。家庭是人最后的堡垒,就像蜗牛的壳,虽然脆弱,但是可以遮风避雨。我们那个时候也谈不上什么爱情,但是还有传统思想的惯性,养育孩子也是稀里糊涂的,就这样过来了,没有一点可以指教年轻人的。我们同学群里很早就流传一个这样的观点:我们是孝敬父母的最后一代,我们是被子女遗弃的一代。

对这个观点我不太赞成。我们是孝敬父母的最后一代,基本算是吧。

我们是被子女遗弃的一代,这话说的不对,我们没有那么可怜,我们拿着智能手机享受了现代科技的成果,打开了眼界,看到了世界;我们享受冰箱空调洗衣机带来的生活便利,使我们的时间不必消耗在琐碎的事情上;我们可以方便的出行,可以坐飞机,坐高铁,可以去旅游……这一切一切从我们这一代开始享受,我们是幸运的,不要把自己说的可怜巴巴的。

现在年轻人很多看不到未来,社会已经固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苦,现在年轻人压力太大了。

我不知道不婚不孕是不是合理的选择,但我想,到了我这个年纪盘点人生,恐怕心中是悲凉的吧?

结婚,孩子,都已经不是个人能承担的了,是一个包括双方父母需要上阵的系统工程了,不是三年五年阶段性的努力,而是几乎倾尽一生的心力,还不知道结果如何的一个巨大工程。

有合适的就结婚吧,为结婚而结婚就不必了。不论结婚还是不结婚,都要过好自己的生活,都要想一想应该为未来做哪些准备。父母终将离去,20、30、40、50、60……各个年龄段有各个年龄段的麻烦,说老就老了。

我觉得时间是加速度的,虽然没有科学的依据,但感官上这样的。

不管结婚不结婚,要学会照顾自己,照顾自己的身体,照顾自己的心情。

结婚,有能力经营家庭;

不婚,有能力过好生活;

有些苦是成长的代价,必须付出。

只是不要把自己弄的遍体鳞伤。

 

2024年5月

我是两年前看的这本书,如今两年过去了。去年四月参加一场葬礼,今年四月又是一场葬礼。人进入老年,身边人一个个退场,总是不免令人忧伤。人老了,病痛总是寻上身来,去年的亲戚癌症六年,终究还是去了,受了不少的罪,终年73。这在过去也是高寿,民间有说“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这多少也是前人经验之谈,说明这两个年纪是身体寿命的密码。今年四月的葬礼,老人终年85,基本没有受病痛的折磨,去年十月,老人身体不适,子女带去医院诊断为淋巴癌,诊断说难得过中秋了。子女瞒过老人,该吃吃,该喝喝,期间老人没有去过医院。今年老人跌了一跤,卧床半个月,全家精心照顾,老人微笑离世。这是乡下的老人。葬礼极其传统,各种仪式,披麻戴孝,极其隆重。去年是城市的葬礼程序,今年的是乡下的葬礼程序。一简一繁,不可同日而语。我参加了这两次葬礼,认同这两种形式。我想,不要因为选择了简,就指责传统的是封建迷信,是愚昧落后;也不要因为选择了繁,就指责选择简的人不守孝道,是草草了事。最重要的还是老人生前子女待之如何。

人生海海

调休不想干活,琢磨着看本书来打发时间,于是就看到了这本早就躺在书架上的《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一口气读完,整体非常流畅。前半部分风趣幽默,后半部分则苦难当歌。全书以“我”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着上校曲折的一生,以至于在看完最后一页时,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不知这些眼泪,到底是因为感动,还是因为解脱。

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想到了余华老师的《活着》,都是描述乡土与苦难,但这书总给我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是书中多了些悬疑,好像是上校并没有福贵那般坚韧,又好像是从文中读出了一些鸡汤味。

“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语,书中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意为人生像大海一样变幻不定、起落浮沉,但总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既然每个人都跑不掉逃不开,那不如去爱上生活;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饶人的善良,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

作者好像“挑明”了这本书想教会大家什么道理。但是,有些时候,有些东西,需要人们慢慢去品味去体会,直接点破倒是少了那份意味。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知半解。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文学来源于生活,从这本书就能看到很多现实人物的影子,比如死要面子的爷爷、好色贪赌但有底线的老保长、亦或是死性不改的小瞎子。

而生活远不止如此,就像爷爷说的那样,池塘很大,水很深,鱼很多。

生活很苦,我们需要勇气。

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出于对书名的好奇,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看完了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介绍了一些提高阅读质量和理解力的方法和技巧,但这些方法主要适用于目的性阅读,比如你想从书中学到一些东西。而对于娱乐消遣性的阅读,个人感觉阅读这本书就是在浪费时间。

毕竟对于娱乐消遣来说,当然是怎么开心怎么来,何必要被这些规则束缚。

书中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以及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顺序也代表了阅读能力的逐步提升。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很好理解,会识字,不文盲,这就够了。不过也不要想的太简单,比如阅读一篇词汇量很大的英文文章,那可能就很难达到这个层次。古诗词或者是文言文亦是如此。

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可以大致理解为粗读或者是略读,就是要快速知道要读的书的分类和主题。

可以通过目录、序言和介绍等,这部分是作者或者出版社对整本书所著的精炼概括,千万不要错过。另外也可以挑选几个看起来跟主题相关的篇章来读,但是不要整篇读完,只需要念几段或者读几页即可,不要太多。

对于比较难理解的书,从头到尾快速读一遍,碰到难以理解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直接略过,不要企图了解书中的每一个字句。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1. 给整本书分类归纳,用简单的文字概括整本书的主题思想,列出大纲。
  2. 提炼书中的关键字句,获取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主旨,并根据作者的论述再找出其他相关的字句,最后判断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3. 保持思辨能力,而非争辩。再发表自己的评论之前,最好有相应的论证支撑,最好能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和个人观点的不同。

主题阅读

阅读的最高层次便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或许可以称作比较阅读,这是所有阅读中要求最高和难度最大的阅读类型。

针对某一个主题,同时阅读不止一本相关书籍论文,并进行对比、分析。主题阅读的目标不是全面理解任何一种特定的阅读文本而是为了加深对于某个主题的理解。

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整本书的问题,看的时候总觉得很啰嗦,一些论述要来来回回描述很多次,这是我对这本书不好的观感。

不过这本书中提到,在批评一本书的时候,要提供相应的论述支撑。而我没有这些,所以我需要把我为认为的这本书的某些地方很啰嗦,改为这本书的某些地方我不喜欢。学以致用了属于是。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略读。出于对这些严肃性著作的尊重,以及受教育以来,所接受的那种要认真学习,遇到问题就要攻克解决的思想,致使我在看某些专业类书的时候,遇到问题就会停顿,心理负担增加,最后还可能会因为觉得难以理解而直接放弃。

而我现在也没有浏览目录的习惯,因为基本上看的都是电子书。按照页码顺序翻页,只能看到前面的序言,基本上不会看到目录,而序言又不能作为整本书的概括。

所以在读到讲述粗度略读的时候,就直接改变思路。大致浏览一下目录,在心里列出一个大纲,然后选择性的读,而非全篇一字不拉的读。若非如此,这本书可能就又没读完就被直接放弃了,因为我真的觉得好啰嗦。

总之,这本书讲述了很多想要读好书的规则和建议,条条框框,啰里八嗦(或许是翻译问题)。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的可以应用于自己的阅读,有的则当作耳旁风就好。尽信书不如无书,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读《纳瓦尔宝典》

下午写完代码摸鱼之际,想到了这本很久以前就加入书架,但却始终未读的《纳瓦尔宝典》。花费大概三个小时,在微信读书上读完了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整体篇幅不长,读的过程也十分顺畅,并没有有些译本中会出现的那种文字生硬,语序西化。

看完才知道主人公纳瓦尔还健在,并且一直在推特上活跃,看之前我还以为他就好像很多经典文学的作家一样,已经与世长辞了呢。看来是我无知了……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嘴咱们的作家余华了,因为我曾经也这样想过余华……

这本书被又被称之为是财富与幸福指南,我对此自然十分感兴趣。读完之余,顺便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拙见,一作记录,二作反思。

打工无法财富自由

打工是一种靠出租自己的时间来换取报酬的方式,当休假时无法获取被动收入,当被公司优化时直接没有收入。

所以,要想财富自由,就必须要有能为自己赚钱的企业。可以买入企业的股票,成为小股东,也可以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总而言之,要想方设法拥有企业的所有权。

把自己产品化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将自己比作成一个产品。好的产品需要时间不断打磨,需要耐心、长远的眼光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产品的迭代升级即为自我的提升。就像个人的发展需要极具耐心等待机会的到来,职业选择同样也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进入自己擅长的行业

要积累和发展专长,就要发挥自己的天赋,研究自己真正好奇的东西,追寻自己的热情所在,而不是选择一个当下的热门专业,然后在毕业后进入投资者宣称的热门行业。

不太认同,至少在中国不太认同。有的行业成熟饱和,再怎么卷也难以改变现状。有的行业难度极大,可能没出结果之前,再怎么研究也不会被人承认有所建树。有的行业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勇于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意味着需要承担风险,但风险同样也可以带来回报。

比如创业要比打工风险大,但成功之后获取的财富是打工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观点,虽然可能会遭人唾骂,但同样也会收获认同自己的粉丝。

善用杠杆

以前对杠杆的认知很简单,就是通过借债来进行投资而放大财富的一种手段。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借助几行代码,可能将一个原本需要耗时很久的工作,变得很快就可以完成。

组建一个团队,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良好的沟通下,往往能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借助社交媒体,发表有价值的想法或观点时,往往会因为传播迅速而扩大影响力。

书籍、代码、电影,亦是如此。这些都可以被称之为新时代的数字杠杆,近几年通过抖音或者其他社交媒体暴富的人,无一不是利用的这种数字杠杆。

适当公开自己的目标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这句话,也会用这句话来给自己的默默坚持加油鼓劲。但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失败,害怕别人会因此出言嘲讽,害怕让自己陷入难堪。

纳瓦尔说他一开始并没有创业,但是把自己的目标告诉了身边的人,结果后来大家都开始问他:“你怎么还在这里上班?你不是说要去开公司吗?”“天哪,你怎么还没走。”他觉得很尴尬,于是迫不得已走上了创业之路。

通过这个片段可以看出,虽然将自己的目标告诉别人会面临一些压力,但同样也会逼迫自己为此付诸行动。当然,这非常需要勇气。

具体的表扬,泛泛的批评

泛泛的表扬会让人觉得敷衍,具体的批评直指要害,容易伤人自尊。

尊重第一性原理

社会心理学上说过,人们很多时候会出现自我服务偏差,即认为自己的付出要比真实情况下付出的更多,成功的原因也大都归结于自己。人们还会美化自己的回忆,对以往发生的事忽略其中不好的细节。

在解决各类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培养很多习惯,甚至深深的依赖习惯。在使用这些经验习惯时,又会因为自我美化而加强这种依赖。

所以当依赖习惯的人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预设一个方案,就是自己认为应该干什么,而不是其实需要怎么做。

跳出经验主义,学习基础学科,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第一性原理。

无欲无求

幸福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特别是对外接事物的欲望。欲望越少,越能接受当前事物的当前状态,头脑越平静。幸福的含义主要是没有痛苦,没有欲望,不沉溺于对未来或过去的思考,真正拥抱当下,拥抱现状,拥抱现实的一切。

我还达不到这种境界,无法体会这种平静的幸福。不过要说类似无欲无求的感觉,那可能很早以前就有了,就是对啥都提不起兴趣,回到家啥也不想干。

确实无欲无求,就是觉着活着也没啥意思了呢。

无所吊谓

理性很强的人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无感反应获得平和,即学会漠视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

不知是什么时候起,我就习惯了说“无所谓”。对别人说,对自己也说。以前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或是对别人有所期盼,结果就是自己被搞得很累很累。

后来突然想明白了,不用在意别人,不必患得患失。即便是异样的眼光,即便是失去,那又如何呢,事情都已经这样了。

无所吊谓,这算个球。

勇气不是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而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

幸福因人而异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纳瓦尔对于幸福的理解,但我认为幸福不像财富一样,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简单的幸福就是获取财富,不用为钱发愁。可是等财富自由之后,那幸福可能就是家人和儿女。再之后的幸福那便可能就是身体健康,多活几年了。

好像这么一说,发现自己的这些欲望一个接着一个,好像永远都不会满足。怪不得纳瓦尔说要无欲无求。晚点就收拾收拾行李,去少林寺出家得了。

总之,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各不相同。幸福无迹可寻,幸福因人而异。

书的后面一章讲了哲学相关的思考,诸如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类问题可能人们都想过,可能也都有自己的答案。我对哲学一类的书籍兴趣不大,一是感觉晦涩难懂,而是认为看得多了容易陷入虚无。虽然我的生活已经够无聊无趣的了。

书还不错,看完之后有一些启发对生活很有用。但是也不能完全简单照搬他的建议,毕竟每个人所站的高度都不一样。就像这本书序言里写的一样,希望这些内容都只是钩子,挂住灵感并把你导入更深入的思考。

这本书篇幅不长,以后可能还会再读,希望那时可以带给我一些不一样的感悟。

改变世界的疯子:史蒂夫·乔布斯

用了几天时间读完了《史蒂夫·乔布斯传》,以文字的形式深入了解了这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伟大人物,Apple的联合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

纵观乔布斯的一生,天才般的大脑、超乎常人的专注力以及极强的营销能力,无一不让人为之着迷。

看来他所具备的现实扭曲力场确实非常强大,已经强大到通过这本书来影响到读者了。

当然人无完人,他的身上也有很多缺点。性格怪癖暴躁,极强的控制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刻薄且非黑即白的方式来对待身边的人或物——不是天才就是废物。

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想如果我身边有这样一个人的话,我可能会非常讨厌他,不过也说不好,谁让他这么有才华呢。

想到初中第一次接触苹果的产品,是一部几百块的iPhone 4山寨机,在普遍都是诺基亚的年代,头一次见到这么新奇的玩意,真的是非常爱不释手。

再后来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工作,陆陆续续购入了很多苹果的产品,包括iPhone、iPad、MacBook、AirPods、Apple Watch,只要买了一件,就可能会忍不住想买齐其他的东西。

虽然中间叛变过一次,买了其他品牌的手机,但很快就又换回到iPhone了。

但现在,感觉自己被困在苹果的生态圈里,这让我很不爽,就好像是被苹果绑架一样。于是我又叛变了,这次是把手机换成了小米。可即便如此,这仍不妨碍我对苹果设计和质感的认可。苹果确实所有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而这,就是乔布斯的魅力,也是他带给苹果的魅力。

向乔布斯致敬,也向这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

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因为他们改变了事物。他们发明,他们想象,他们治愈,他们探索,他们创造,他们启迪,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也许,他们必需要疯狂。你能盯着白纸,就看到美妙的画作么?你能静静坐着,就听见美妙的歌曲么?你能凝视火星,就想到神奇的太空轮么?

我们为这些家伙制造良机。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

《从零开始做运营》读书笔记

读完了这本《从零开始做运营》,作为一个技术岗从业人员来说,整个过程可以说几乎没有停顿,当然昨晚除外,因为本人还是需要睡觉滴。

至于为什么作为一个敲代码的,闲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或者是不好好摸鱼,难道是因为不喜欢GitHub,还是因为抖音上的美女不好看了。

当然都不是,我特么焦虑啊,看看现在这环境,指不定哪天就失业了。

我认为写代码以后是没有出路的,至少在我这里是。我不是那种代码天才型选手,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个CV工程师罢了。所以就想着了解一些运营手段,不管是以后用在社交媒体上,还是商业交易上。

有点扯远了,对于这本书,前半部分讲的是运营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技巧,这个颇具启发。然而后半部则通过案例详解了一些运营指标,这个对于我这个只想了解一下运营的人来说,显得稍显冗余。

作为运营人员,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对数据的敏感度、想象力与创造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执行力。但是对于一个刚接触运营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表达力和想象力,而是执行力和沟通能力。

打铁还须自身硬,永远不要想着运营一个一无是处的产品,这样只会浪费时间。但同样的也不要认为一个产品好到可以不需要运营,那样很可能会让这个好产品明珠蒙尘。

运营的初期首先就要确认定位,包括内容定位和受众定位。内容从哪里来,有哪些内容,内容有那些标准,内容的受众群体是什么,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内容运营是一个持续过程,包括创作亲切、简洁有力且引人入胜的内容,对内容进行编辑审核,推荐内容时注意不打扰用户,分析运营数据以不断改善方案,并保持与用户的互动,积极收集反馈。

为活跃社区或平台,提升使用率和增加付费用户,需精心进行用户运营,包括吸引新用户、防止用户流失、恢复流失用户以及促进用户活跃度,进而促使转化为付费用户。

有时需要对用户量进行管控,来防止维护成本的增高,可采用邀请制,即通过邀请码让用户获得使用资格。这种方式能精准定位用户群体,增加用户间的互动,赋予产品神秘感,激发用户好奇心,进而增强使用欲望。

但邀请机制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邀请码的炒作、用户群体单一、用户活跃度低都是可能会带来的问题。

在做运营活动前,要先明白活动的关键在于策划和方案的撰写。更为关键的是,要始终明确活动的目的和目标。

一个标准的活动策划可能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活动主题:活动文案的一部分,让用户看得懂,明白活动是什么主题,是否对他有吸引力。
  2. 活动对象:明确活动针对的群体,让用户看得懂,让自己抓得住,让领导认可。
  3. 活动时间:活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奖励的发放时间、领取时间。
  4. 活动描述:活动文案的一部分,让用户看过之后明白要不要参与,怎么参与。
  5. 规则详情:活动文案的一部分,让用户看得懂,让开发人员看得懂,一部分内容是在前端展示给用户看的,另一部分内容是让开发人员知道活动如何实现。
  6. 投放渠道:让市场人员或者你自己看得懂,要有投放时间、投放渠道的选择、预算。
  7. 风险控制:让开发人员看得懂你的风险环节是什么,有无对应的措施来解决。
  8. 监测指标:涵盖大多数相关指标,包括投放渠道的监控、用户参与情况的监控、奖励发放的监控等。
  9. 成本预估:一个活动需要多少钱,单人成本是多少。成本预估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必须要树立这个意识。有一些活动是不花钱的,但是如果要花钱,要明白一个活动的容量有多大,对指标的帮助是什么,为了这些利益,需要多少成本支持。
  10. 效果评估:有成本就有收益,活动目的对产品的哪些指标是有帮助的,以及如何体现。
  11. FAQ(常见问题解答):可以另外准备一个文档,提供给客服或者相关人员,帮助解决用户在参与活动中遇到的问题。FAQ要详细、标准。如果活动规模大,仅有FAQ还不够,你需要提前准备客服的培训文件,并积极与客服人员沟通。

运营要有计划,分阶段达成不同目标。同时运营要有条理,逐步推进各种数据的达成,更利于用户形成习惯。最后运营要有方向和相关联,如果能够通过一个奖励或者一个动作形成一条逻辑线让用户操作,就不要拆分成多个。

这本书阅读的挺快的,有些关键信息可能已经遗漏。尽管如此,它仍然让我了解到了运营领域的新视角,带来了不少收获。

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看不实践那是没用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化理解,以免让自己陷入“知易行难”的境地。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花费了两个月时间,断断续续地终于完成了这部心理学巨著的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观点,时常引发我对自己以往行为的新认知,仿佛恍然大悟。

然而,由于篇幅较长,阅读时间零散,一些概念早已遗忘,现在只能回想起读的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

登门槛效应

若需要他人帮助一件重要而可能被拒绝的事情,可以先请求一项小而容易被接受的帮助。通过逐步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渐进地引导对方,最终获得对大忙的支持。这种渐进式方法比直接请求帮大忙成功的机会要高得多。

“学长,可以帮我拿一下东西吗?”

“学长,可以顺便送我到那个地方吗?”

“学长,来都来了,不介意再借我一点钱吧?”

学长:“……”

登门槛效应就是指一旦接受了一个他人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想给他们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米尔格拉姆权力服从试验

米尔格拉姆让实验者充当老师,而学生是实验人员事先安排好的人。两种角色被分割在两间互相看不见的房间里。学生的胳膊上绑有电极,而开关掌握在老师手里。如果学生回答错误,那么老师就会按下电极开关,学生就会遭到电击。

一开始的电击很轻微,但随着错误的增加,电击会逐步增强,甚至会高达450V。

学会遭受到越来越强的电击时,痛苦的声音会越来越大。不过这一切都是假的,除了老师是真的。开关是假的,学生的错误回答是假的,电击是假的,学生的痛苦的声音也是假的(事先录制好的)。

当老师听到学生痛苦的呻吟声时,希望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在旁怂恿鼓励这些老师继续给学生施加电击,虽然他们确实会犹豫,但是大多数还是会服从照做,甚至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忽然变得自得其乐,异常残忍。

这个实验也同样解释了纳粹德国的很多普通民众,在二战的时候是如何被轻易的转化成残忍的战争机器。

这个实验也很好的证实了登门槛效应。如果米尔格拉姆一开始就要求老师对学生施加强电击,大多数人会断然拒绝,但如果是从微弱电击逐步增强,很多人会会无法拒绝,直到将其服从内化成自己的态度。

性格相似的人比性格互补的人更适合在一起

以前思考过这个问题,到底是两个相似的人合适在一起,还是两个性格互补的人更合适在一起。

相似的两个人之间会有同频,会互相欣赏,但是在处理矛盾时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可能都倾向于坚持自己的立场,从而导致关系破裂。

而性格互补的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更容易相互补充和支持,比如一个擅长与人打交道,那这个人就负责家庭的对外事务,那个不擅长的人则主内,照料好家庭的对内事物。

而这本书的观点则是两个性格相似的人合适在一起,丈夫和妻子之间的相似性越大,他们就越幸福且不容易离婚。

相似性产生了满足感。物以类聚,的确如此。

人们不仅喜欢那些和他们想法一样的人,而且还喜欢那些和他们行为一致的人。

人们不仅喜欢和拥有相同的想法、价值观和愿望的人相处,同样也喜欢和与自己喜欢一样的音乐、一样的活动甚至一样的食物的人相处。

至于性格互补的两个人是否会互相吸引则尚未得到研究证实。

当一个人正处于沮丧的情绪中时,他可能会去寻找那些快乐的人来使自己快乐起来吗?事实正好相反,那些心情好的人最乐意跟愉悦的人为伴。当一个人感到忧郁的时候,一个生龙活虎的人可能会使他感觉更糟糕。这种对比效果会使一个相貌平平的人在与漂亮的人相处时感到自己的长相更为一般,也使伤心的人在与开心的人相处时倍觉凄凉。

虽然某些方面的互补性的确可以促进关系的改进。然而,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喜欢并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方面相似的人结为夫妻。

这可能是因为共同的经历和观点能够促进更好的理解和共鸣,从而加强关系的稳定性。

其他心理学现象

我们会不自觉的美化自己,在成功时,觉得这是由于自己的努力,并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把成功归因于自己。但是当失败时,却把错误的归因于“运气不好”。

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评价,我们可能会给自设置障碍来妨碍我们自己取得成功。这样在失败时就可以把错误归因于那个障碍,而非是自己的能力不足。

当过度依靠直觉来做判断时,会将过去错误的判断美化成正确的判断,因此会变得过度自信而导致判断错误。

态度决定行为,但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态度。比如做出某些行为之后,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表里如一。

在一个公司决策时,大量的人参与到一起决策往往会发生群体极化,这是不健康的。正确的应该是激励个人的积极性,鼓励少数派,另外也可以分组讨论和召开多次会议。

对于坏情绪一味的宣泄只会陷入恶性循环,应该积极的从坏情绪的源头来解决。

好的形象会给人更多的信任感,更容易让人接受和喜欢,很多人都会有的一个刻板印象:“美即是好”。

婚姻中需要坦率而真诚,互相尊重、彼此接纳、保持忠诚,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命令和埋怨,少一些棱角分明。

想要化解冲突,就试着多与对方接触,尽可能的多沟通或者参与一些合作。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冲突。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增进身体的健康状况,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一些健康的行为也都可以促进乐观心态的养成。

 

尽管这本书篇幅挺长的,但阅读起来其实并不枯燥。它不仅能让人更好的理解生活,也能更好的理解潜意识里的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

霍乱般的爱情

最近读完了马尔克斯的经典爱情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说起来为啥要看这本爱情小说,其实还挺意外的。大概就是在这之前听网友安利了一本都市剧情类的小说,在看的过程中被里面有关爱情的故事情节搞得多少有些生理不适,便想起来了这本被人们评价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想着看点正常的多少应该会好受点,结果中间也差点因为剧情而放弃,不过好在有网友提点,最后还是看完了这本小说。

这本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电报员小子阿里萨,意外遇见了一个令自己钟情一生的女人费尔明娜。在年幼时,他们通过书信往来,感情因此迅速升温,甚至要私定终生。但后来被费尔明娜的父亲知道了他们两个的关系,便强迫费尔明娜与自己外出旅行,希望以此可以使自己的女儿忘记那个穷酸小子阿里萨。

然而旅行并没有使这对年轻人忘记彼此,反而更加坚定了双方的感情,甚至提出了下一次见面便结婚的约定。结果等旅行结束回来之后,当费尔明娜突然见到那个自己日夜思念的阿里萨,见到的却是一个穿着寒酸,身材干枯的瘦弱小子,对阿里萨的喜欢突然全部消散,她意识到自己爱的只是自己营造出来的对对方的幻影,便当即决定跟阿里萨断绝来往,并且要求阿里萨归还了以往书信来往中的所有信物。

后来费尔明娜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嫁给了一个家族声名显赫的医生,两个人相伴一生,直到医生死去。而阿里萨却无法放下费尔明娜,他终生未婚,认为自己从始至终都只爱着费尔明娜一个人,他不会放弃她。

他觉得人总会死去,他等待着费尔明娜的丈夫死去,那么他便再次有机会去追求这个自己所爱一生的人。不过在阿里萨这长达五十一年的等待岁月里,却与622个不同的女人分别发生了关系,而且也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肉体的满足。阿里萨认真的对待着这其中的每一个女人,却始终不觉得哪个女人能比得上费尔明娜。

于是在费尔明娜的丈夫死后,阿里萨便再次对费尔明娜发起了追求,同年轻时不同的是,稀薄之年的阿里萨所写的信中充满了这个年龄该有的睿智,费尔明娜不再反感阿里萨寄来的信,最后甚至迫切的想收到阿里萨的来信。于是在长达几年之后,她慢慢地接受了他,两个人又重新在一起,在最后打算承载着只有他们几个且带有黄色霍乱标志旗子的轮船,并且让这艘轮船就这么来来回回一直走下去,直至“一生一世”。

这本小说断断续续大概看了一周的时间,中间因为小说中与当下道德标准背道而驰的故事剧情而差点放弃继续看下去,就比如阿里萨口口声称说自己对费尔明娜的爱是那么忠诚伟大,却一次又一次和其它女人发生性关系,和其他女人保持着伴侣关系。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他口中的忠诚,这分明是一个虚伪且道貌岸然的家伙,嘴上一套,行动上却是另外一套。

我开始质疑起了这本小说的品格,便去网上看相关的书评,想看看大家是怎么评价的,这本小说究竟牛在哪里。便在其中看到有人说:“不要用当下的道德标准去看去评判一部文学作品,以道德批判衡量文学作品,衡量的是它的社会性,而非文学性。

好像是这样,文学作品往往带有着很强烈的时代感,不同的时代所拥有的道德标准也都不一样,以当下的道德标准去批判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确实不一定公正和准确。

于是便放下了对这本书的道德要求,看完了这本小说。或许是我太肤浅了,刚看完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这部爱情小说有何伟大之处,用现在的比较直白的话说就好像是讲述了一个穷屌丝与白富美的故事,因为意外穷屌丝和白富美在网上聊天而日久生情,却在见面时发生了见光死。于是白富美抛弃了这个穷屌丝,嫁给了富二代,但穷屌丝在心里始终放不下这个女人,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也成了一个高富帅,在白富美的丈夫死后成为寡妇时,又迎娶了自己倾心一生的白富美。

不过在这本小说的书评中,有人说它讲的是孤独,有人说它讲的是真实的人生。仔细一想,我好像确实是忽略了一些东西,这本小说并不是只有阿里萨和费尔明娜的爱情故事,其他人的爱情故事也同样很生动。

我认同人们说这本小说讲的是孤独,这种孤独是源自阿里萨在长达半个世纪内对阿里萨灵魂忠诚的始终坚持,保持着对阿里萨的“童贞”,一个人默默承受这一切。这就好像告诉我们,既然许下了对一个爱而不得的人忠贞不渝的爱的承诺,便要承受这种因为爱而不得所带来的孤独与苦楚。

再说是真实的人生,与其说是真实的人生,不如说是这世间多种多样且复杂的爱情观,比如阿里萨对费尔明娜忠贞伟大的爱情,比如费尔明娜与他丈夫之间细水长流的爱情,再比如阿里萨与他的那些情人之间那些或激情似火、或隐匿平淡、或稍纵即逝的爱情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爱情故事在当今时代照样也是经常发生。

比如见光死的爱情。现在网络的发达带给了人们快速交流的机会,诸如阿里萨和费尔明娜那样在网络上通过文字的方式互相表达爱意,在迫不及待想见到对方之后,见到的却是与自己臆想中大相径庭的人,便头也不回的走了,连联系方式都删了。

比如擦肩而过的爱情。小说中提到了费尔明娜的姑妈,在年轻时因为懦弱而拒绝了恋人的求婚,最后抱憾终身。在我们这个时代,不照样有很多人因为逃避害怕而拒绝走出那该走的一步,于是对方便以“等不起了”为理由,结束了双方的关系。

比如父母干预的爱情。就如同费尔明娜的父亲看不上阿里萨,强迫着带她去旅行,偷偷安排她与医生的约会,安排她的婚事。这种事情在当下就更常见了,女儿喜欢上了穷小子,父母却想让女儿嫁给富贵人家,于是便拆撒了这对阿里萨和费尔明娜。

比如细水长流日久生情的爱情。费尔明娜和他的丈夫在结婚时双方并不是相爱的,一边是担心错过适婚的年龄,一边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可在长达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也早已彼此相爱,以至于在最后医生摔死的时候对费尔明娜告白说:“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是啊,就像两个被父母撮合搭伙过日子的两个人,最开始或许并不爱着对方,只是觉得对方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在漫长的相处时间里,发现了对方的好,也会慢慢的爱上对方,然后白头偕老。

比如无奈妥协的爱情。在小说中也有这样一个角色,就是费尔明娜的表姐,她表姐爱上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男人,但那个男人已经有家室了,她只好无奈地收起这份感情。后来又遇到了费尔明娜的丈夫,表姐也对他产生了好感,但他们之间还没来得及发生什么,便被费尔明娜捷足先登了。无奈之下只好像家里妥协,嫁给了一个退役的军人。这种事情在我身边就有很多,本是怀揣着对爱情的无限憧憬,认定自己定会遇到那个自己的梦中情人,结果却是在一次次失败的感情之后,告诉家里人:“我放弃了,你们给我安排相亲吧。”

比如潇洒勇敢的爱情。小说中提到了费尔明娜的母亲在嫁给费尔明娜的父亲时,遭到了家族上下的全部反对,因为觉得费尔明娜的父亲不过是一个做着下三滥不入流工作的人,但她仍然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嫁给了这个男人。而她不就像现在那些不管家里人反对,拿着自己的户口本,和自己心爱的男人一起,毅然决然地出现在民政局的女孩一样。

比如不求回报的爱情。阿里萨是由阿里萨的母亲与阿里萨的父亲的私生子,因为是未婚先育,对阿里萨的母亲的名声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阿里萨的父亲也从未在法律上承认过与她们的关系,使得阿里萨的母亲一辈子都没法抬头做人。但是阿里萨的母亲从来没有抱怨过阿里萨的父亲,并且用一生的时间都在默默养育着自己的儿子阿里萨。

比如卑微的爱情。小说中提到了一个片段,三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去当妓女,到晚上哪个挣得钱多,那个男的就陪哪个女的睡觉。阿里萨不解地问她们为什么甘愿如此,她们告诉他是因为爱情。是的,爱情已经让人失去理智了。那些下跪乞求心爱之人回头的可怜的人,不正是如此。

比如爱情中也会有背叛。费尔明娜的丈夫在给一个黑白混血的女人问诊时,爱上了这个女人,并瞒着费尔明娜与这个女人偷偷私会,最终被费尔明娜发现并揭穿,但她还是原谅了他,尽管如此,对于婚姻的背叛还是深深的伤了费尔明娜的心。小三、情妇、情夫,当今社会比比皆是。

至于小说的男主阿里萨,也是全小说中争议最大的地方,就是他与那么多的情人发生了肉体上的性关系,但仍然说自己的心中始终只爱费尔明娜一个人。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对费尔明娜的爱,可以用这种世俗的爱欲来代替。

这或许也是爱的一种形式,只是我还没有办法理解,也没有办法用现在的道德标准来评价阿里萨的这种行为的正确与否。由这个我似乎觉得与现在人们常说的那个白月光有些相像,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白月光,那个曾经心中无可替代的人,以至于后来尽管有了新的恋爱,新的性伴侣,甚至是新的婚姻,心中都会给那个所谓的白月光留有谁也无法替代的位置。只不过这说不好是一种暗暗许下的忠贞不渝,还是无法释怀的执念或怀念。只是,现在的人很难也无法像阿里萨那样,对这种似爱似执念的感情坚持半个世纪。但是不得不说,白月光确实挺让人觉得恶心的。

至于阿里萨和他的情人们之间的感情,也并不是单纯的出于肉体欲望的满足,有对性欲和征服欲的满足,有对自己被迫恪守妇道而与阿里萨在一起天性解放的满足,有的则是对爱情占有欲的满足,也有的可以因为爱情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也有的则可以跨越几十年的年龄鸿沟而依然选择相爱在一起。等等等等,很多很多。

我好像慢慢地理解了这本小说牛在哪里了,因为它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精彩绝伦的爱情画卷,画卷里似乎穷尽了爱情的所有可能,高尚、浪漫、庸俗、龌龊、忠贞、背叛、刺激、安稳、羞怯、放荡、卑微。

或许,爱情本身就是一场霍乱,等人们发现时,却已深陷其中,使理智的人变得疯狂混乱,却又无法挣脱。

我们都是「乌合之众」

刚刚读完了一本俗称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就是古斯塔夫·勒庞写的《乌合之众》,其实早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当时只是随便翻阅了几页,觉得枯燥无味之后就放弃了。那时候对于这些社会心理学以及那些长篇论道的书都不太感冒,只喜欢读一些小说,因为在读小说的时候不用动太多脑筋,讲究所谓的「爽」就行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在推荐这本书,于是又重新耐着性子,断断续续花了6个多小时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叫做「群体」的概念,所谓群体,不是指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便是群体。而是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之后,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方向一致,个性几乎消失,表现出一种短暂的集体心理。

书中提出了所谓「群体」的特征:

  • 身在群体的人的要比单独一个人时大脑智力水平低下。
  • 群体里的人容易情绪化,急躁易怒,无法理性思考。
  • 群体里的人敢做一些个人不敢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包括暴力和犯罪,因为责任被群体分担和淡化了。
  • 群体容易被煽动,容易收到一些不正常的暗示所影响,容易走极端。
  • 群体里的人容易被同化,个人的独特个性会逐渐被群体的个性所取代。

在读的时候觉得作者对群体充满了鄙夷,如果我在年轻个几岁,年轻到尚在大学读书或者更早,我大概会对作者嗤之以鼻,这么露骨的贬低一群人,这不就是一个偏激狂嘛。虽然现在再看的时候仍然觉得有点偏激,但是结合当今的网络环境以及社会生活,作者对于群体的那些评价大多数还是很中肯的。

如今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随便一件事情都可以吵的不可开交,在这件事情尚未公布真正的真相之前,网友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砖加瓦,然后以为自己以为的就是正确的,并大肆宣传。其他人看到这些,不加以判断就也认为这就是事实,于是针对于这一件事的价值观就有了一个群体。倘若此时有一个人提出了质疑,那么他应该就会被这个群体辱骂攻击,直至不再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止,于是这个群体就取得了所谓的「胜利」。

有时候,提到一个随便的事实,就可以引出我们一系列奇怪的想法。理性会告诉我们,这些意象是前后不连贯,说不通的,但群体看不到这一点。它的能够变形的想象力在事件上增添东西,也会让它们混淆在一起。它无法将主观因素从客观因素中分离出来,它把在脑海中出现的意象看成是真实的,而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意象与所观察到的事实仅有非常遥远的关联。

这种事情在当今的饭圈,性别对立之间屡见不鲜。

不过作为一个个体,想要在社会中立足,单打独斗是不太现实的。这时候就必须想要寻找一个集体,集体可以给予个人帮助以及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代价就是个人会放弃一下自己的个性来迎合整个集体的个性。

书中还提到了教育,认为当今的教育就是教育人们如何「背诵教材」,认为多背书就可以提高智力,殊不知这也是在扼杀人们的判断力、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等造就好了的人从学校里出来时,通常,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他规规矩矩,结婚成家,满足于在圈子里混,而且总是在同一圈子里混,萎缩在他小小的办公室里。他规规矩矩地完成工作,仅限于此。这就是平均的回报。可以肯定的是,收支并不平衡。”

最近也报道了一些机构以及学校针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封禁,不再让学生们读这类读物,或许是想孩子们更加专心的背诵教材好好考大学,或许是让孩子从小只记得红色的好,还是那些人深谙群体的统治之道,扼杀独立思考的能力,「驭民先愚民」。

人性真的本善吗?这个问题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在想,大众所谓善的标准就是「谦逊」「温和」,反过来恶就是「暴力」「狂妄自大」。可我在看一些动漫的时候,为什么喜欢看一些打斗的场面,爱看「暴力美学」,爱看主角的「狂妄」,而且大部分人也都爱看这些,并且把这些叫做「热血」。这是作为一个高级动物而言,意识深处尚存着一些动物的野性,还是被社会教化成一个「三好学生」,但是由于猎奇心理在作祟,对现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一种反抗,我也弄不明白……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更加怀疑这个问题。例如当个人加入群体之后,会挣脱社会以及法律的束缚,暴露动物的本性,暴力而且野蛮。所以大概就是善恶并存或者是两者都不存在。要看个人所处的环境,就拿如今来说,父母从小的管教,法律的约束,这些因素是在促使人们向善的。但是当在一个乱世当中时,当一切「为了生存不择手段」时,生存的本能便就偏向了恶。

作者还提到,群体还会通过「断言」「重复」「传染」这三种方式增强它施加给你精神信仰,让你不知不觉中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把其他不认同这种观点的人视作敌人。

但是作者在论述他的那些观点时,何尝不也是在通过这三种方式论述呢。

这本书成书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距离如今已然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所以肯定存在一些时代的局限性,有一些论述看看就好,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作者也在强调这一点。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认知,不要被群体带动自己的情绪,变成一个偏激狭隘的人。

当自己觉得自己不是「乌合之众」时,那么自己恰恰就是「乌合之众」。

我们都摆脱不了是「乌合之众」,那么就做一个清醒的「乌合之众」。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今天看完了路遥的《人生》

同情剧中的巧珍,那么的爱着高加林

单纯,勇敢,洒脱……

可是即使是这样,结果却还是被动的那一个

 

反观加林

虽然有着身为年轻人该有的事业心野心抱负心

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却也滋生了本不该有的傲慢

是啊,是要远走高飞,是要去那旷阔天地大有作为

觉得巧珍不识字,农村妇女,两个人不合适

自己应该是要和黄亚萍这样的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

 

于是便选择了黄亚萍

可是他又哪能想的到,自己因为走捷径而被人揭发

被赶回到生他养他的那个农村,那个他一直想逃离的农村

此刻他后悔了,后悔自己做的决定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本来得到的是一块金子,却被他当作土疙瘩给扔掉了

 

这不免就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有很多相恋的人,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毅然决然的选择结束自己的感情

所以就又回到那个议题,爱情和面包哪个重要。

 


本来上面写的那些是在日记里写着的,仅仅是写一下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写到 爱情和面包哪个重要 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很困了,索性就直接睡觉了得了,虽然也没写完。

然而过了几天,又想到了这本书,看着之前写的这段话,回忆一下刚看完的感觉,很难受很惋惜很愤恨。高加林他怎么这样,黄亚萍有那么好吗??以至于我写的日记字里行间也都带着情绪。

这本书算是路遥的成名作,很多名人也都推荐过。所以我就在想,我只从这本书里看到这些年轻人的爱情,是不是有点狭隘了。一本爱情小说而已,何以值得这么多人称赞。好吧,我承认这里是有偏见,可能我认为爱情都太俗了。

于是我从上帝的视角挣脱出来,进入书中的角色,想象自己是高加林,想象自己从小就在农村,想象自己读过书,不同于农村其他没读过书的孩子,有那种读书人的傲气,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其实也不用想象,我们很多地方都差不多,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吃过种庄稼的苦,也曾经觉得自己读的书比别人多而觉得自己是所谓的文化人,懂得比别人多,也认为自己前途无量,应该是要搞一番大事业。

好像书中的人就是我,可是,我没有走后门的能力,现在依旧在破旧的生活中沉沦。

当我处在他的人生时,我会做什么选择,会不会因为自己迫切的野心而放弃自己珍贵的东西,就如书中放弃爱情一样。现在也只能说:不清楚,不知道。

现在再看日记里的随手写的一个疑问:爱情和面包哪个重要似乎是不正确的,应该是爱情和事业哪个重要。

那么爱情和事业哪个重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必然伴随着代价,但是我想大多数人的选择应该和高加林的一样,选择后者吧,现实就是这样。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这些不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

书中的扉页这样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好像是在说人生处处都是选择,到处都是岔路口,不要做错误的选择。

可是现在我们看完整个故事是可以下结论说高加林的选择是错误的,但我们自己的人生又怎能知道那未来,又怎能确定当下的选择是正确与否。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毕竟,我也不懂人生,我也才二十几岁,我也还年轻。

我不报歉|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作为著名的“丧”文化代表,其实在读高中的时候就早已耳闻,只不过那时候学校赶的紧,再加上自己也不喜欢看书,就不了了之了。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虽说已经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读完这本书,但这时自己又抗拒又害怕那种“丧”,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去看过。

至于为什么又突然看起来这本书了,可能是最近心情低落,而我又偏喜欢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找些比较致郁的东西来听或者看,这样反而会觉得有那么一丝愉悦......

断断续续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看完,书的内容确实很阴郁,整篇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就好像一个坐在你面前的人,在絮絮叨叨他的一生。

可能是没有什么文学素养,再或者是觉得他人的悲惨与自己无关,总之看的过程很平静,就好像是在观看一场一个人的悲惨演出而已。唯一一次动容的时刻,是在直治自杀之后写给姐姐的遗书里有这一段话。

我早就该死了。只是,唯一让我牵挂不下的便是慈爱的妈妈,想到这个我才没有去死。人,就像享有自由生存的权利一样,也享有决定自己什么时候死的权利,可是我觉得,只要母亲在世,这个死的权利是不得行使的,否则就等于是亲手将自己的母亲杀死。

大概是因为在漫长的阴郁里,突然出现了一抹温柔吧。

其实看到叶藏费尽心思去迎合别人的时候,也好像看到了以前自己的影子。

学着抽烟,因为大家都抽烟

学着打架,因为兄弟们打架不能少了你

学着寒暄扯皮,因为你要嘴皮子玩的溜

不懂拒绝,因为拒绝可能会伤了对方的心

年轻人看到什么书就以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越仔细回想,就越有代入感,幸好以前并没有看这本书。

倘若叶藏可以摒弃自己的懦弱和骄傲,包容自己的不足,他是不是就不会变成那样,包括直治也是。

把他们当作是一部反面教材,鞭策自己,包容自己,活出自我。这样是否也算是这本灰暗阴郁的书的正面意义呢。

最后附上书中的一句话:

一切都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