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了一本俗称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著作,就是古斯塔夫·勒庞写的《乌合之众》,其实早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当时只是随便翻阅了几页,觉得枯燥无味之后就放弃了。那时候对于这些社会心理学以及那些长篇论道的书都不太感冒,只喜欢读一些小说,因为在读小说的时候不用动太多脑筋,讲究所谓的「爽」就行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在推荐这本书,于是又重新耐着性子,断断续续花了6个多小时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叫做「群体」的概念,所谓群体,不是指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便是群体。而是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之后,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方向一致,个性几乎消失,表现出一种短暂的集体心理。
书中提出了所谓「群体」的特征:
- 身在群体的人的要比单独一个人时大脑智力水平低下。
- 群体里的人容易情绪化,急躁易怒,无法理性思考。
- 群体里的人敢做一些个人不敢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包括暴力和犯罪,因为责任被群体分担和淡化了。
- 群体容易被煽动,容易收到一些不正常的暗示所影响,容易走极端。
- 群体里的人容易被同化,个人的独特个性会逐渐被群体的个性所取代。
在读的时候觉得作者对群体充满了鄙夷,如果我在年轻个几岁,年轻到尚在大学读书或者更早,我大概会对作者嗤之以鼻,这么露骨的贬低一群人,这不就是一个偏激狂嘛。虽然现在再看的时候仍然觉得有点偏激,但是结合当今的网络环境以及社会生活,作者对于群体的那些评价大多数还是很中肯的。
如今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随便一件事情都可以吵的不可开交,在这件事情尚未公布真正的真相之前,网友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砖加瓦,然后以为自己以为的就是正确的,并大肆宣传。其他人看到这些,不加以判断就也认为这就是事实,于是针对于这一件事的价值观就有了一个群体。倘若此时有一个人提出了质疑,那么他应该就会被这个群体辱骂攻击,直至不再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止,于是这个群体就取得了所谓的「胜利」。
“有时候,提到一个随便的事实,就可以引出我们一系列奇怪的想法。理性会告诉我们,这些意象是前后不连贯,说不通的,但群体看不到这一点。它的能够变形的想象力在事件上增添东西,也会让它们混淆在一起。它无法将主观因素从客观因素中分离出来,它把在脑海中出现的意象看成是真实的,而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意象与所观察到的事实仅有非常遥远的关联。”
这种事情在当今的饭圈,性别对立之间屡见不鲜。
不过作为一个个体,想要在社会中立足,单打独斗是不太现实的。这时候就必须想要寻找一个集体,集体可以给予个人帮助以及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代价就是个人会放弃一下自己的个性来迎合整个集体的个性。
书中还提到了教育,认为当今的教育就是教育人们如何「背诵教材」,认为多背书就可以提高智力,殊不知这也是在扼杀人们的判断力、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等造就好了的人从学校里出来时,通常,他已经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了。他规规矩矩,结婚成家,满足于在圈子里混,而且总是在同一圈子里混,萎缩在他小小的办公室里。他规规矩矩地完成工作,仅限于此。这就是平均的回报。可以肯定的是,收支并不平衡。”
最近也报道了一些机构以及学校针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封禁,不再让学生们读这类读物,或许是想孩子们更加专心的背诵教材好好考大学,或许是让孩子从小只记得红色的好,还是那些人深谙群体的统治之道,扼杀独立思考的能力,「驭民先愚民」。
人性真的本善吗?这个问题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在想,大众所谓善的标准就是「谦逊」「温和」,反过来恶就是「暴力」「狂妄自大」。可我在看一些动漫的时候,为什么喜欢看一些打斗的场面,爱看「暴力美学」,爱看主角的「狂妄」,而且大部分人也都爱看这些,并且把这些叫做「热血」。这是作为一个高级动物而言,意识深处尚存着一些动物的野性,还是被社会教化成一个「三好学生」,但是由于猎奇心理在作祟,对现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一种反抗,我也弄不明白……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更加怀疑这个问题。例如当个人加入群体之后,会挣脱社会以及法律的束缚,暴露动物的本性,暴力而且野蛮。所以大概就是善恶并存或者是两者都不存在。要看个人所处的环境,就拿如今来说,父母从小的管教,法律的约束,这些因素是在促使人们向善的。但是当在一个乱世当中时,当一切「为了生存不择手段」时,生存的本能便就偏向了恶。
作者还提到,群体还会通过「断言」「重复」「传染」这三种方式增强它施加给你精神信仰,让你不知不觉中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把其他不认同这种观点的人视作敌人。
但是作者在论述他的那些观点时,何尝不也是在通过这三种方式论述呢。
这本书成书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距离如今已然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所以肯定存在一些时代的局限性,有一些论述看看就好,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作者也在强调这一点。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认知,不要被群体带动自己的情绪,变成一个偏激狭隘的人。
当自己觉得自己不是「乌合之众」时,那么自己恰恰就是「乌合之众」。
我们都摆脱不了是「乌合之众」,那么就做一个清醒的「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