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

有段时间没读书了,趁晚上闲暇之余,便打开了这本盛名已久的《乡土中国》。

至于为何选择这本书,作为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又喜欢在土里打滚的“野孩子”,那自然是对“乡土”这两个字有种天然的感情和兴趣。

这本书出版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通过中西方对比,深度剖析了当时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征。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是生活安定,靠泥土谋生的人不能经常移动。人在一个地方出生,就要在这个地方生长下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直至死去。

在乡土社会中,一个村就是一个社群,社群内的人们互帮互助,信奉孔孟之礼,并通过礼治来管理群体,讨厌一切具有冲突和不确定的因素。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现代的每个人往前推三代基本都经历过乡土社会。所以即便现在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扎根于骨髓的乡土文化到现在为止仍然影响着如今的人们。

可能每个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都想过自己的最后归宿,那就是回农村老家。落叶归根,这是一种乡土情结,也是一种执念。

在农村出来的孩子,特别是从小就被训化的听话的孩子,大都缺少一点冒险精神,这也是乡土文化的规训弊端。

人情社会也算是一种中国特色,讲究人脉关系,办事喜欢托关系。动不动就讲所谓的人情世故,不然就是情商低。

还有保守刻板的小农思想。

这本书只有大概7万字左右,文字可以说是非常精炼,精炼到有些地方总觉得读起来不是很流畅,不过也是我对相关国学知识本就所学不多。

私以为这本书现在的意义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借鉴。文化的进步大都需要经历阵痛,而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透过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寻找大致的前进方向。

完善法治建设、提升公民权力意识、弱化人情世故、减少教条规训、鼓励社会创新。

少一些传统桎梏,多一些思想解放…

感觉对这本书理解的还不够透彻,有机会再重读试试吧。


Prev 我变了,我开始喜欢五颜六色的衣服了